8月15日电 近日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》,多次提及到了要重点发展汽车产业中的自动驾驶技术,且该通知首次提出将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。不难看出,乘着政策的东风,“汽车共享+自动驾驶”将成为未来出行的大趋势。但共享汽车行业在迎来新利好的同时,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目前阶段,布点难、成本投入大、用户群体不买账、动力电池续航不佳、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、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重重难题都有待解决。
为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行业问题,业内人士纷纷献策,提出多种解决方案。但由于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瓶颈,目前“无人驾驶+无线充电”或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最佳方案。可以说,在新能源汽车与共享汽车发展过程中,不仅需要无人驾驶,无线充电也是这一发展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 在当前的汽车共享服务中,我们通常会看到一张地图,上面显示着可用的汽车,但有的可能会距离很远,有的可能很脏,有的可能根本不能用。更大的痛点是,用车完毕仍需要费力找车位,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找车难、用车难、停车难使得共享汽车饱受诟病。那么如何才能满足用户需求呢?显然,在这样的情况下,“人找车”的方法就要被淘汰了。取而代之的是“车接人”的模式,即借助无人驾驶技术,让车辆自己完成调度:当用户要叫车时,汽车通过无人驾驶到达用户处,而当用户用完车后,汽车则自动驾驶再前往别的用户处,或者是到达专用的聚集地等待客户的订单。 无人驾驶在解决了共享汽车找车难、停车难问题的同时,也加速了人工插电式充电被淘汰的过程。当前阶段,电动汽车要充电,必须有人把电枪插到汽车上才行,但现在大部分的充电桩都无人值守,这时如果车里也没人,那么电动汽车将如何靠自己完成充电过程?“无人车”+“无人桩”的难题,其答案只有无线充电。 美国WiTricity公司已将电动车无线充电变为现实。WiTricity无线充电系统简化了电动汽车充电体验,只需要将汽车简单地停入车库,汽车就能够自动从车辆下方的充电源接收电力。WiTricity无线充电通过磁共振技术,利用近场的空间磁场来进行能量传递,使电源和接受设备之间精确调节匹配。其高达93%的充电效率,使得车辆充电效率几乎不受离地间隙的影响,这意味着该系统能够对各种尺寸与类型的车辆充电,无论是跑车还是SUV。 我们正在走向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的未来,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是不可避免的。借由该无线充电技术,我们可以容易地实现无人车与无人桩之间的连接,解放双手。而通过无线充电+人工驾驶,不仅能够实现汽车长时间自动化充电,同时在充完电后还可以自动给其他的车辆腾出充电位,使得充电桩得到充分的利用,从而增加未来的收入与效益。 无人驾驶+无线充电作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,可以说是目前行业内最令人瞩目的焦点。然而,电动汽车完全无人驾驶是一个长远的目标,想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,首先要实现无线充电;并且相较无人驾驶技术而言,无线充电更容易实现。无论是从技术层面,还是发展层面,实际情况都表明无线充电的未来将会更早到来。 WiTricity公司作为无线充电行业毋庸置疑的领导者,一直致力于将无线充电技术投入产品,带进现实,“改变人们生活、工作以及移动的方式”。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研究,WiTricity公司目前已掌握了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,获得了200多项技术专利,在业内遥遥领先。与此同时,该公司也是第一个把无线充电投入产品应用并实现量产的公司――2017年7月WiTricity与Dell合作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无线充电笔记本电脑。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表现突出,WiTricity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更是成绩斐然。凭借其DRIVE 11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,WiTricity获得了2017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论坛颁发的“最佳新能源环境保护奖”;其独特的环形线圈设计被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(SAE)采用,用于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的测试,该标准有望于2018年发布,届时全球范围内的公众都可以享受到无缝互操作性的充电体验。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共享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,无线充电也成为了各家品牌竞相尝试的新卖点。洞悉行业发展的通用汽车、日产汽车等知名汽车制造商早已抢占先机,计划在它们所制造的汽车上嵌入WiTricity无线充电技术。德尔福、TDK、IHI和Brusa等一线供应商也已宣布与WiTricity公司合作,将下一代无线充电技术带入商业现实。由此可见,无线充电在未来势必会成为智能化发展的必备功能之一。 借助无人驾驶与无线充电技术,共享汽车将极有可能达到大范围推广而无后顾之忧,最终实现用户满意、行业盈利,最终也将助力智慧城市的构建。我们知道,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根本是发展智能轨道交通,我国也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以期打造绿色、便利的出行方式。而新能源汽车、共享汽车、无人驾驶、无线充电四者之间形成一个严密的产业闭环,或许将会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可行性最高的发展路径。 |